每年六月总有那么一群特殊战士,左手颜料右手乐谱,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双重夹击中寻找出路。艺考生怎么填写高考志愿这件事,说复杂能让人失眠三个晚上,说简单其实就一层窗户纸。今天我们试着把这层纸捅破,看看里面藏着什么通关秘籍。
别让文化课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
1.艺术类院校录取常有专业课和文化课双重门槛,某些学校专业课过线后按文化课排名。我们见过太多专业惊艳却倒在英语单科线上的案例,填报前务必确认目标院校的录取计算公式。
2.文化课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考虑偏远地区院校,这些学校往往对文化课要求更宽容。去年有位舞蹈生用380分进了某边疆艺术学院,现在天天在朋友圈晒民族舞采风视频。
3.突击文化课有诀窍,重点攻克语文和政治这类主观题占比大的科目。去年有考生用二十天专攻古诗鉴赏模板,语文硬是提高了25分。
专业课成绩是把双刃剑
1.校考拿到多个合格证的同学,建议按专业分高低顺序填报。但要注意某些院校存在"年"现象,去年录取线奇高的学校今年可能爆冷。
2.联考成绩优秀的可以重点考虑按联考分数录取的院校,这类学校通常招生人数多,录取波动小。有位美术生联考全省前50,直接放弃了所有校考院校的志愿填报。
3.专业课刚过线的同学要学会田忌赛马,寻找对专业要求相对较低的院校。比如某些学校的艺术教育专业,往往比纯艺术专业录取线低15分左右。
城市选择藏着意想不到的彩蛋
1.北上广的艺术资源确实丰富,但武汉、成都这些新一线城市正在快速崛起。某位编导生放弃上海选择了长沙,现在每周都能蹭到湖南卫视的节目录制。
2.气候和饮食习惯常被忽略却影响深远。有位东北的美术生在杭州读了半年,最后因为受不了梅雨季转学回了沈阳。
3.二三线城市的艺术院校往往有地方特色专业,像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古陶瓷修复,全国独此一家。
那些填报系统不会告诉你的潜规则
1.艺术类提前批和本科批可以同时填报,相当于多一次投档机会。去年有考生提前批落榜后,在本科批被更好的学校录取。
2.征集志愿经常出现漏网之鱼,某些院校会因为录取考生放弃而补录。设置好短信提醒,别错过这班末班车。
3.跨省报考要特别注意招生比例,本地院校给本省的名额通常占70%以上。有位山西的音乐生,专业分比河北同学高20分却落榜,就因为那所学校在河北招30人而在山西只招5人。
关于复读这件事需要冷处理
1.专业课突出文化课拖后腿的,复读提升空间大。但专业和文化都平平的,可能要慎重考虑再来一年的性价比。
2.查看目标院校的复读生政策,某些军艺类院校明确规定不收往届生。
3.实在不甘心可以保留学籍试读,有位播音生入学三个月后退学复读,第二年考进了中传。
填报志愿就像给自己的未来画素描,既要把握整体构图,又不能忽略细节刻画。
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选择,可能正在悄悄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。艺术之路从来不是单行道,填报志愿不过是无数岔路口中比较显眼的一个而已。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