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融专业这几年热度一直居高不下,每年都有大批考生在高考填志愿金融怎么选这个问题上纠结。分数够的想冲名校,分数中等的在纠结专业和城市,分数擦线的又怕浪费机会。其实选金融这事儿没那么玄乎,我们慢慢聊。
金融专业的真实面目往往和想象差距很大
1.以为学金融就是西装革履叱咤华尔街的,可能要失望了。大部分课程和数学打交道的时间比和人打交道多,那些让人头秃的高等数学、统计学、计量经济学才是日常。
2.金融行业确实光鲜,但对应届生最友好的岗位往往是银行柜员、保险销售这类基础岗。真正做投行、基金研究的岗位,要么卡学历要么卡资源。
3.很多学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陈旧,还在教十年前那套理论。选学校时不妨看看他们有没有金融科技、量化投资这些新方向。
城市选择可能比学校排名更重要
1.北京上海深圳的普通院校,实习机会可能比外地985还多。在陆家嘴金融机构扎堆的地方,周末去听讲座都能遇见行业大佬。
2.二线城市也有特色金融圈,比如杭州的互联网金融、成都的西部金融中心。关键是想清楚未来想在哪个城市发展。
3.经济欠发达地区的985金融系,校友资源可能集中在体制内。这对想考公务员的同学反而是优势。
数学不好能不能学金融是个伪命题
1.金融专业对数学的要求被妖魔化了。除了金融工程这类方向,普通金融专业数学难度和经管类其他专业差不多。
2.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对数字完全不敏感的人。做报表看数据是基本功,看到数字就头疼的话确实要慎重。
3.现在很多学校开设文理兼收的金融实验班,课程设置会更考虑文科生的接受度。
别被专业名称忽悠了
1.金融学、金融工程、投资学、保险学虽然都带金融俩字,课程重点差异很大。金融工程偏编程建模,保险学要学精算,投资学侧重证券市场。
2.有些学校会把国际经济与贸易包装成国际金融方向,培养方案里可能连公司金融这样的核心课都没有。
3.新兴的金融科技专业要看清课程设置,有些是计算机学院开的偏技术,有些是经管学院开的偏应用。
家里没资源学金融是不是找死
1.金融行业确实存在资源壁垒,但也不是完全没机会。扎实的专业能力加好的实习经历,在券商研究所、基金公司后台岗这类地方也能立足。
2.考出CPA、CFA这些硬证书能部分弥补资源不足。虽然过程很痛苦,但确实是普通学生弯道超车的方式。
3.如果打定主意要走金融这条路,大学期间多参加商业比赛、争取头部金融机构的暑期实习比死磕绩点更重要。
双非院校的金融值不值得读
1.要看具体地域和学校特色。比如广东金融学院、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这类行业特色院校,在本地的认可度可能超过外地211。
2.双非院校的王牌专业往往投入更多资源。有的会引入业界导师,课程设置也更接地气。
3.如果打定主意要考研,本科院校就没那么重要。不少双非学生通过考研进了清北复交的金融专硕。
要不要追热门金融科技方向
1.金融科技是趋势不假,但本科阶段学的可能很浅。很多课程停留在概念层面,真正实用的编程、区块链技术要靠自学。
2.这个方向对数学和计算机要求较高,文科生慎入。看着同学轻松写代码自己还在折腾基础语法的滋味不好受。
3.目前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水平参差不齐。建议优先选有校企合作项目的,至少能保证实习机会。
说到底金融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,光靠课堂知识远远不够
金融这条路走不走得通,三分看选择七分看努力。我们见过二本逆袭华尔街的案例,也见过名校毕业在银行数钞票的无奈。专业选择只是起点,后面的实习规划、证书准备、人脉积累才是重头戏。与其纠结某个学校某个专业的那点分数差异,不如早点想清楚自己能不能接受金融行业的真实生态。毕竟再好的选择,也需要用四年的汗水来兑现。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