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山东如何填志愿报名

konglu 高考5字数 2029阅读6分45秒阅读模式

最近总有人问我高考山东如何填志愿报名这事儿,说实话每年六月这时候,茶余饭后聊的全是分数线、平行志愿那些词儿。山东考生多竞争大,志愿表上那几个空格子,填好了能少走十年弯路,填砸了可能连复读学校都抢不到床位。今天咱们就着花生米唠点实在的,把那些弯弯绕绕拆开了揉碎了说。

高考山东如何填志愿报名

分数不是用来供着的祖宗牌位

很多人查完分就忙着烧香还愿,其实分数只是张入场券。

①山东实行的是平行志愿,简单说就是所有学校同时看你档案,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。别被老辈人说的第一志愿最重要带偏节奏,96个专业组填满才是正经事。

②去年有个考生压着最低投档线进了211,关键是把所有偏远校区都勾了服从调剂。现在天天抱怨哈尔滨冬天冻掉下巴,但毕业证和本部没区别。

③特别提醒艺术生,校考合格证和统考分数是两条腿走路。有家长非让孩子用文化课成绩报普通类专业,最后录取结果还不如专科院校的王牌专业。

专业冷热这事儿特别像海鲜市场

早上还抢破头的梭子蟹,下午可能就降价处理。

①土木工程前些年录取线高得离谱,现在很多院校这个专业都在征集志愿。反倒是兽医专业分数线连涨五年,宠物医院遍地开花确实缺人。

②师范类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永远抢手,但今年突然冒出来个科学教育专业,很多家长以为是教奥数的,其实是培养小学科学老师的定向专业。

③医学院临床医学分数居高不下,可很多人不知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也能考医师资格证,CT室不用值夜班还照样拿手术刀级别的工资。

地域选择藏着隐形分数线

同样的分数在不同城市能买到不同档次的教育资源。

①青岛大学录取线比同层次的省外高校高20分左右,但青岛三甲医院实习机会确实多。有学生宁愿降档也要留青岛,图的就是大二就能跟主任上门诊。

②聊城大学有个专业叫稀土工程,全国就三家院校开设。分数比省控线高不了多少,毕业生直接被内蒙古的稀土集团打包要走。

③去年有考生非北京不去,结果只能读民办三本。同班同学去了吉林的省属重点大学,保研时反而逆袭进了中科院。

招生章程比招生简章重要十倍

那本厚得像砖头的资料汇编才是真正的攻略秘籍。

①某大学写着按105%提档,实际上山东考生只要服从调剂就百分百不退档。这条藏在章程倒数第三页的小字,让很多胆小的考生错过了机会。

②提前批里的公费医学生要签服务协议,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违约金额是按工资比例算的。鲁西南地区的违约成本比青岛低一半还多。

③独立学院转设这事要重点看,原来挂名山东大学的某学院,现在改名后毕业证彻底和本部脱钩,校招待遇断崖式下跌。

家里没矿就别碰这些天坑

有些专业看着光鲜,普通家庭的孩子慎入。

①金融学要拼实习资源,银行行长家的孩子大二就在投行打杂。农村考生拿着同样的毕业证,最后可能去当信用卡推销员。

②生物技术号称二十一世纪学科,实际上没博士学历连药厂质检员都应聘不上。实验室养五年小白鼠,出来发现还不如职校的烘焙专业好找工作。

③国际经贸专业对英语要求极高,某高校全英文授课,开学两个月就有学生因听不懂课转专业,结果只能降到下一年级重读。

二段线考生也有春天

刚过本科线的分数更需要精打细算。

①校企合作专业贵是贵点,但很多企业真的包就业。有个专业叫电梯工程技术,学费每年两万,毕业直接进蒂森克虏伯装电梯,工资比普通本科高。

③专升本现在有联合培养模式,在专科院校读书拿的是本科文凭。临沂大学的某些专业采用这种模式,分数线比正常本科低50分左右。

③中外合作办学要擦亮眼,有些项目教育部根本不认学历。最简单的方法是查招生代码,正规的中外合作专业代码最后两位都是H开头的。

服从调剂是把双刃剑

这个选项能救命也能要命。

①被调剂到冷门专业不用慌,大二转专业没想象中难。某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,去年三分之一学生转到计算机学院,关键看大一绩点排名。

②有学生被调剂到护理学,实习时发现三甲医院护士月入过万。现在反而感谢当初没录上临床医学,不用熬到三十五岁才能主刀。

③绝对不想学的专业要提前规避,比如晕血的人千万别勾医学大类,院校调剂可能把你分到解剖学专业,那真是天天和福尔马林打交道。

填报系统关闭前半小时最危险

太多人在最后时刻手抖酿成悲剧。

①总有人临截止改志愿,把保底学校删了冲名校。去年有个考生把烟台大学改成中国海洋大学,结果滑档后只能去读三万八一年的独立学院。

②系统卡顿不是传说,真有家长在网吧填报时遇上停电。最稳妥的方法是提前半天确认志愿表,别等最后十分钟才登录。

③验证码输错三次会锁定半小时,这个设计坑了不少人。有对双胞胎兄弟共用一个账号,哥哥试密码失败导致弟弟没法提交志愿。

高考这场马拉松跑到志愿填报才算撞线,那些熬夜估分的日子、贴在墙上的理想大学照片、还有总也背不完的招生代码,都会在点击确认按钮的那一刻变成人生岔路口的路标。山东孩子向来擅长把分数用到极致,这次我们不光要和九十万本省考生博弈,还得跟招生政策、就业趋势甚至城市发展较劲。
志愿表填得好的人,不是赢在分数高低,而是算准了未来五年社会需要什么人才。无论结果如何,七月收到录取通知书时,记得给那个在题海里泡了三年的自己鞠个躬。
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
konglu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7月3日 13:00:02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hjzikao.com/2361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