填志愿这事儿总让人心里打鼓,特别是当我们在纸上划掉某个学校名字的时候。高考放弃志愿在哪里?这个问题像根刺,扎在那些犹豫不决的考生和家长心里。有些选择做了就回不了头,但有些路绕个弯也能到终点,关键得知道放弃的按钮藏在哪里。
放弃从来不是失败,而是给更好的选择腾地方
#志愿表上的橡皮擦
①每个省的考试院官网都有个隐藏入口,通常在“高招服务”栏最下面。点进去要输三次验证码,像在确认我们是不是真要放弃。②有些地方更直接,班主任手里有张盖红章的表格,填完就算和某个学校说再见了。③最麻烦的是已经确认过的志愿,得带着身份证跑到区招办,在工作人员叹气声中按下指纹。
#放弃之前该想清楚的事
①问问自己是不是被分数线吓退的。去年有个理科生放弃211去读专科,后来发现那学校专升本率只有百分之七。②家里人的意见要听但别全信。表姐说她同事的孩子读了某专业现在年薪百万,可能没告诉我们那孩子是全省奥赛冠军。③复读不是安全网。见过太多人第二年考得还不如第一年,心态崩了比分数崩得更快。
#那些放弃后的神奇走向
①有个女生放弃了师范提前批,结果在普通批被北外俄语系录取,现在给能源公司做翻译月入五万。②男生撕了医学院的志愿表,跑去学计算机视觉,发明了AI辅助诊疗系统。③最戏剧的是某年两个互相放弃对方志愿的考生,阴差阳错交换了录取通知书上的大学。
最可怕的不是放弃志愿,而是放弃思考为什么要放弃
#技术性放弃指南
①平行志愿的放弃是有讲究的。前三个志愿可以大胆冲,中间三个要稳,最后两个必须兜底。②征集志愿才是真正的后悔药,虽然多是冷门专业,但去年某985院校考古系突然出现在补录名单里。③提前批放弃要赶在面试前,等考官都见过我们了再反悔,档案上会留个不诚信记录。
#放弃后的心理建设
①别去看已经放弃学校的迎新直播,那些挥舞的校旗会让人胃疼。②把录取通知书复印件锁抽屉里,等九月开学再拿出来对比。③加入新生群潜水两周,会发现没去的学校同样有人骂食堂难吃。
有些路标擦掉了反而看得更清楚。志愿表上那些被划掉的名字,后来都变成酒桌上笑着说起的往事。
放弃不是结局,是我们第一次为自己的人生做减法的开始。档案袋里装着无数可能,涂改液抹掉的不过是其中一种。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