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六月的阳光总带着点焦灼的味道,特别是对那些刚结束高考的家庭来说。最近总有人问我高考志愿到几号截止,好像这个问题比考试本身还让人心慌。其实填报日期每年都差不多,但总有人拖到最后一天才着急。
志愿填报不是赶集,别等到菜市场收摊才想起没买菜。
一、时间节点总在六月打转
1.多数省份把志愿填报安排在6月25日到7月5日之间,具体要看当地考试院的通知。北京上海往往开始得早,西部省份可能多给两天缓冲期。
2.提前批的截止日通常比普通批早三天左右。想报军校警校的得盯着那个小窗口,错过就得等明年。
3.艺术类体育类的日程更复杂,有的专业要提前校考,填报时间可能五月底就开始了。
二、系统卡顿比闹钟更可怕
1.总有人喜欢在最后半小时登录网站,结果发现验证码刷不出来。服务器崩溃时连刷新键都能按出火星子。
2.最好在截止日前48小时完成提交,留出时间应对密码忘记、网络故障这些意外。
3.打印确认表比截图靠谱,纸质版能救回很多电子系统里的糊涂账。
三、专业代码像神秘暗号
1.招生目录上那些数字组合比摩斯密码还难懂,一个专业可能有五个不同代码,对应不同校区或培养方向。
2.别光记专业名称,去年有考生把"计算机科学与技术""应用技术"搞混,录取后发现课程差了十万八千里。
3.代码每年会有微调,去年能用的今年可能对应完全不同的专业,必须核对最新版本。
四、冲稳保不是买彩票
1.冲的学校别超过志愿数的三分之一,有人十个志愿全填清华北大,结果档案像打水漂一样转一圈又回来。
2.稳的区间要看近三年录取线,别只看去年爆冷的那次。某些学校大小年现象明显,去年低分今年可能扎堆。
3.保底校得是真愿意去的,别随便填个偏远院校,真录取了又纠结复读。
五、调剂按钮像未知开关
1.勾选服从调剂可能被分到冷门专业,不勾又可能直接滑档。这个选择没有标准答案,全看能不能接受最差结果。
2.提前研究学校的转专业政策,有些大学大一时成绩前30%就能申请转系,比高考调剂灵活得多。
3.中外合作专业通常收费高但分数线低,家里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当特殊调剂选项。
填志愿本质是用分数和命运讨价还价,但别光盯着截止日期。那些在深夜反复修改的志愿表,最终都会变成通向不同人生的车票。
六月总会过去,填报日期的数字迟早变成日历上的废页。真正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认真对待了那些选择,是否在有限的选项里摸清了自己想要的方向。志愿表交上去的那一刻,新的故事就已经开始写了。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