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六月总有那么一群人手握画笔和分数条在十字路口徘徊,美术生高考如何填志愿这件事儿,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。我们见过太多人对着密密麻麻的院校代码发呆,也听过凌晨三点画室里讨论文化课分数线的窃窃私语。今天我们就聊点实在的,那些填报时容易忽略的弯弯绕绕。
选学校不是选菜市场
1.盯着专业排名看的人往往忘记看教室窗户朝哪开。某年有学生冲着某校动画专业去报到,发现实训室在地下二层,常年晒不到太阳的作业和发霉的颜料罐成了日常伴侣。
2.招生简章里藏着魔鬼细节。写着"设计"的专业可能偏室内也可能偏景观,培养方案里第三页小字标注着"二分流"这种时候给招生办打电话比查百科靠谱。
3.九大美院光环下的影子面积很大。国油版雕(国画油画版画雕塑)专业毕业展看着光鲜,但别忘了问问大四学长接商业单的报价,有些学校名气一般但校企合作渠道特别野。
分数换算是个技术活
1.综合分计算公式比想象中复杂。文化课40%专业课60%只是基础款,有的学校英语单科要90+,有的把速写成绩单独乘系数,漏看一条可能白填五个志愿。
2.别被去年录取线骗了。某年山东考生集体盯着某校598分的线报,结果当年文化课难度跳水,录取线直接飙到623,这种时候省排名比绝对分数更靠谱。
3.小分不够可以曲线救国。素描分低但色彩强的,试试视觉传达里的包装设计方向;速写拖后腿的,有些数字媒体专业根本不考这项。
城市基因会渗进调色盘
1.杭州的电商氛围养出的插画师,接单报价普遍比沈阳高30%,但租房成本也啃掉一半收入。
2.成都的学校搞当代艺术很凶,但想进游戏公司最好选广州院校,网易腾讯的校招大巴直接开进宿舍区。
3.十八线城市的师范类美术系,毕业生在老家开画室能垄断全县艺考生源,这种生存智慧在大城市反而用不上。
备胎方案要足够叛逆
1.填满所有志愿格子不是怕落榜,是给未来的自己多留几条岔路。第六志愿填了个陶瓷大学,可能大二就跟着师傅在景德镇接外贸单了。
2.中外合作专业的学费看着肉疼,但大二去意大利交换时,会发现颜料价格只有国内三分之一。
3.服从调剂没那么可怕,某年有学生被调剂到艺术治疗专业,现在在儿童医院用沙盘做心理咨询,时薪比原专业的平面设计高两倍。
那些藏在档案袋里的真相
1.美院附中保送生和普高生在同一个班,前者的造型基础可能领先两年,但文化课月考经常要借后者的笔记。
2.宿舍限电功率决定你能接什么活,800W的限电带不动数位屏工作站,这种信息要去贴吧翻三年前的帖子。
3.教授工作室的敲门砖可能是某种特定技能,比如某校影视美术方向特别缺会做微缩模型的,这比素描满分更有用。
家长看不懂的潜规则
1.说"考虑就业"时他们在想公务员,但美术馆策展岗也算体制内,只是招聘信息藏在文化厅官网二级页面。
2."稳定"在美术行业的变体是接政府墙绘项目,云南某校的壁画专业常年承包少数民族地区市政工程。
3.当亲戚说"学画画能干啥",可以聊聊游戏原画师接海外单的汇率差,或者儿童绘本作者版税收入。
那些比分数线更重要的
画材店老板的儿子报了雕塑系,开学前就摸清了哪个教授工作室接城市雕塑项目;复读三年的学姐坚持填动画专业,现在给网文平台画分镜月入五万;隔壁班文化课学霸把美术当跳板,转去了建筑系还拿了奖学金。
填报志愿不是终点而是起点,那些看似偶然的选择会像颜料一样,慢慢渗透进我们未来十年的画卷里。
填志愿这事没有标准答案,就像没人能预言哪支颜料会最先用完。我们做的每个选择都在重新定义"美术生"字,可能是朝九晚五的平面设计,可能是满世界跑的装置艺术家,也可能是在县城开美术培训班的老板。重要的是握紧手里的画笔,哪怕志愿表上的墨水已经干了。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