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六月,总有一群人在纸上涂涂改改写满数字,怎么高考报考志愿这件事能把全家熬出黑眼圈。有人盯着分数线发抖,有人翻烂了招生简章,我们不妨把这事儿当成一次寻找自我坐标的旅行。
分数是门票不是枷锁
①考得好不如报得好这句话听过太多遍,但很少有人告诉我们什么叫报得好。分数高的别急着往顶尖学校挤,看看那些专业实力强但名气稍逊的院校,实验室设备可能比名校更新。
②刚过本科线的也别慌,某些二本院校的特色专业录取分可能比一本线还高,反过来有些一本冷门专业反而容易捡漏。去年有个学生用压线分数进了某高校的考古系,现在跟着教授满山挖青铜器。
③艺术生体育生要特别注意,别被综合分计算公式骗了。有些学校文化课占70%,有些专业课占80%,同一份成绩单在不同学校能差出二十分。
专业选择像试鞋子
①千万别被专业名称忽悠,金融学不是教炒股,心理学毕业不能算命。找个在读大学生问问真实课程表,很多课和想象中差着十万八千里。
②家里没矿的慎选基础学科,数学物理这些专业不是不能选,但要准备好继续读到博士才有出路。隔壁老张儿子学生物,本科毕业在药企洗试管,考研转行做医药代表才缓过来。
③新兴专业要查师资力量,人工智能这类专业有些学校教授自己都没搞明白,教材用的还是五年前的版本。倒是传统工科虽然名字土,但教学体系成熟就业稳定。
城市基因会钻进骨子里
①北京上海确实资源多,但分数溢价也高。同样分数在省城能进实验班,在超一线城市可能只够普通班,实习机会多不等于你能抢到。
②南方人去北方读书要算取暖费,北方人到南方要考虑回南天。有个东北姑娘报广州的学校,第一年晾不干衣服得了湿疹。
③计划读研的要看保研率,某些双非院校保研率能到15%,比某些211还高。打算就业的查查校招企业名单,有些学校本地企业直接包圆招聘会。
填报技术活有玄机
①平行志愿别真按喜好顺序填,前两个放冲刺院校,中间三个放稳妥选择,最后必须塞个保底学校。去年有考生全部填冲刺院校,最后征集志愿去了西伯利亚学院。
②专业调剂按钮不是魔鬼,不服从调剂可能直接滑档。但要提前查清该校转专业难度,某985院校转专业要年级前10%,不如复读重考。
③提前批就像甜品试吃,军校警校有体检政审连环关,免费师范生要签服务协议,港澳高校学费够买辆小轿车,尝之前先看自己肠胃受不受得了。
信息战要会打游击
①招生办电话永远占线很正常,试试晚上八点打或者直接去学校贴吧找新生群。有家长伪装成学生在群里套话,被发现后整个群改成仅限在校生发言。
②校友口碑比官网数据真实,查就业率不如搜某某专业毕业吐槽。某高校把开网店的都算成灵活就业,报表上就业率98%看得人脸红。
③大数据推荐志愿要留个心眼,某些APP把合作院校放在前排。最好手动核对三年录取位次,有些专业突然涨分是因为去年被短视频带火。
家庭会议需要议事规则
①父母说当老师稳定,你要问他们知不知道现在考编多难。他们说学计算机赚钱,你让他们看看大厂裁员名单。沟通不是听话,是信息对称。
②别让亲戚的远方表舅主导决策,那个说金融有出息的叔叔,可能连基金和股票都分不清。有个考生被亲戚忽悠报石油专业,结果发现学校在沙漠里。
③家里第一代大学生要勇敢破圈,长辈的认知可能停留在包分配时代。去年有个农村考生被全家人逼着报师范,自己偷改志愿学了计算机,现在实习工资比父母种地半年赚得多。
退路要当正路准备
①填志愿时顺手把复读学校考察了,万一滑档马上能衔接。某重点中学复读班八月就开学,等征集志愿结果出来床位早没了。
②专科志愿也要认真填,好的高职院校就业率吊打本科。认识个读电力专科的,毕业直接进国家电网县公司,比同县一本毕业生工资高两级。
③留学资料提前公证,高考成绩单翻译件备着。有个考生等到九月才想起留学,发现心仪学校申请通道早关了。
《怎么高考报考志愿》这事没有标准答案,但有个黄金定律:用院校层次托住人生下限,用专业方向突破发展上限,让城市成为成长的加速器。
填志愿像在迷雾里搭积木,看不清全貌时就确保每个部件都结实。我们永远无法做出绝对正确的选择,只能让每个决定都经得起未来的盘问。分数会过期,专业会冷热交替,唯有那份对自己诚实的心意,能在多年后让我们坦然说出不后悔。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