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六月总有一群人在纸上涂涂改改,把未来画成几十个小格子。高考文科怎么设置志愿表这件事,说简单也简单,说难也难,就像把散落的星星连成星座,有人看见勺子有人看见熊。文科生的选择往往比理科生更模糊,但模糊里藏着更多可能性。

志愿表不是彩票,是我们给未来写的第一封情书
文科志愿的底色是什么
1.文科生的专业选择像调色盘,文学历史法律经济混在一起能调出不同颜色。喜欢安静读书的可以选中文或哲学,想跟人打交道的试试新闻或社会学,对钱感兴趣的别错过金融或会计。
2.不要被专业名字吓住,市场营销听着像卖东西,其实研究的是人性;社会学看着很高深,不过是教我们看懂人群的游戏规则。
3.有些专业像混血儿,比如文化产业管理既有艺术基因又有商业血统,这种跨界专业往往藏着惊喜。
城市、学校、专业的三角恋
1.北京上海的普通大学可能比偏远地区的重点大学更开阔眼界,但重点大学的保研名额和师资又是小城市给不了的。
2.如果分数卡在尴尬位置,好城市的普通学校和普通城市的好学校之间,建议选后者。学校的名声是跟着我们一辈子的标签。
3.特别想学某个专业时,去看看这个专业排名前三十的学校名单,有时候非重点院校的某个专业可能是全国顶尖。
那些年我们误解的冷热门
1.现在火爆的师范类专业,等我们毕业时可能面临教师编制缩减;眼下冷门的考古文博,说不定过几年会因文化热翻身。
2.外语类专业的黄金时代过去了,但会小语种加法律或商务的复合型人才永远抢手。
3.管理学大类招生要警惕,大二分流时可能被调剂到旅游管理或酒店管理,除非真喜欢服务行业。
填报时的技术活
1.前三个志愿可以冲比预估分高10-15分的学校,中间三个填匹配分数的稳妥选择,最后两个必须保底。
2.专业志愿顺序比学校顺序更重要,把最想去的专业放前面,哪怕学校分数线高一点。现在很多学校改为专业组录取模式了。
3.服从调剂是把双刃剑,可能被分到完全不了解的专业,但能避免滑档(掉到下一批次)。家里没矿的普通孩子建议勾选。
文科生特有的陷阱
1.别被"文理兼收"的专业迷惑,像金融学会学高等数学,心理学要统计实验数据,文科生进去可能很吃力。
2.师范类专业看着安稳,但现在想进好学校要硕士学历,本科毕业只能去偏远地区或培训机构。
3.汉语言文学和哲学这类纯文科,要么读到博士搞研究,要么尽早实习积累转行资本。
最危险的填报策略是把自己当成别人
家长和我们的拉锯战
1.父母说会计稳定,但我们看见数字就头晕的话,四年会过得非常痛苦。温和地坚持自己的敏感点很重要。
2.老一辈觉得学法律能当官,实际上通过司法考试只是起点,后期发展更看家庭资源和个人性格。
3.折中方案是选个父母认可的专业大类,进去后通过辅修或转专业调整方向,大学比高中灵活得多。
数据会说话
1.去看学校官网公布的往年录取位次,不要只看分数,每年卷子难度不同导致分数波动很大。
2.专业录取线比学校最低线更重要,热门专业可能比校线高20分,冷门专业可能降分录取。
3.阳光高考平台能查专业就业率,但要结合薪资水平看,有些专业就业率高但工资低。
给特殊情况的备注
1.想考公务员的优先选法学、中文、行政管理,这些专业岗位选择多。
2.打算出国的注意有些专业在国外没有对应方向,比如思想政治教育。
3.家庭困难的可以关注提前批的免费师范生和军校,但要签服务协议。
志愿表填完别急着上交,放在枕头底下睡一晚。第二天醒来第一个想到的专业,可能就是心底最真实的声音。文科生的路本来就更宽更远,那些看起来不够"实用"的选择,说不定会在某个转角开出意想不到的花。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