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几天后台总有人问我湖南高考志愿啥时候填,说实话每年都有家长掐着表等这个日子。高考湖南志愿填报时间这事吧,就像等快递似的,既怕它不来又怕它乱来。去年有个家长把提前批和本科批时间记反了,后来在教育局门口蹲到半夜,这事儿告诉我们盯着官方通知比相信小道消息靠谱一万倍。

#那些容易混淆的时间节点
1.艺术类考生总觉得自己能多填几次,实际上音乐舞蹈类第一次提交后,系统只给三天修改期。去年长沙有个琵琶特长生,非说要等外婆从澳门回来商量,结果锁定期结束那天在网吧边哭边改志愿。
2.专科批总被当成备胎对待,其实它的截止日期比本科批晚一周。株洲有个汽修专业的老哥,本科落榜后慢悠悠喝茶,等想起来还有专科志愿能填,系统已经关闭四小时了。
3.军事院校的体检时间卡在志愿填报中间段,很多人以为先填完再体检。实际上岳阳去年三十多个男生,分数够国防科大却因错过体检变成无效志愿。
#藏在日历里的门道
永州农村的老教师有个土办法,把录取批次画成彩虹色。提前批是紫色,本科批红色,专科批绿色。他们说这样记日期不容易串,比手机备忘录还管用。
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每月16号会更新倒计时,这个冷知识连很多高中班主任都不知道。
往年总有人问为什么分三次填报,其实这和录取流程的流水线作业有关。先把特殊类型招生筛完,再处理普通本科,最后收拾专科段。就像煮火锅先下耐煮的萝卜,再涮毛肚,最后放面条。
#被忽略的黄金48小时
正式填报前有模拟演练期,长沙某重点中学统计过,用过模拟系统的学生最终误操作率低73%。但奇怪的是,去年全省模拟登录人次还不到实际考生数一半。
修改密码的截止时间是填报开始前三天,这个细节印在报考指南第28页的脚注里。常德有对双胞胎兄弟,因为共用一个密码导致哥哥改志愿时把弟弟的也覆盖了。
分数公布到填报启动之间的空档期,其实是专业咨询的黄金窗口。衡阳某机构做过对比,这段时间做过职业测评的学生,专业满意率比盲目填报的高41%。
#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
1.娄底有个考生家长坚信午夜系统不卡,结果零点提交时遇上全省流量高峰,网页崩了四十分钟,后来调剂到没听过的专业。
2.怀化山区考生用手机流量填报,到确认环节突然没信号,跑到镇上网吧已经超时十七分钟。
3.邵阳某中学整个班集体看错时钟,把下午五点截止记成晚上五点,班主任带着家长在教育局吵到凌晨。
#关于时间管理的冷思考
湘潭大学招办老师说过,他们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是提前两月写好了志愿草稿,结果新高考改革方案出来全作废。现在回头看,灵活调整比提前规划更重要。
郴州复读学校的墙上挂着特殊时钟,六月走的比平常快十分之一。校长说这是为了让学生有紧迫感,但去年有学生被带节奏提前三小时提交了志愿。
益阳某考生家庭定了七个闹钟提醒填报,结果当天全家去参加婚礼喝醉,醒来发现所有批次都已关闭。这个故事后来被写进高中政治课的时间管理案例。
岳阳楼区有家长组队监督填报,结果群里互相传染焦虑情绪。最夸张的记录了连续修改47次的,最后系统自动锁定初始版本。
志愿这事说到底,赶早不赶晚是铁律。但真没必要像长沙那对父母似的,带着行军床守在网吧等系统开放。把该了解的信息捋清楚,留足操作余量,错过饭点比错过时间节点强。那些纠结到最后一刻的,往往不是选得最好而是改得最累的。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