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六月总有一群人在纸上涂涂改改,那几张表格可能比高考试卷还让人失眠。高考志愿填表怎么写这件事,说简单也简单,说复杂能让人头发掉三斤。我们不妨把这事儿拆开了揉碎了聊,毕竟那张纸关系着未来四年甚至更远的路。
志愿表填不好,分数再高也白搭
分数和志愿的暧昧关系
1.分数高不代表能乱填。见过太多人拿着六百多分非要冲清北复交,结果滑档到二本。分数是入场券,但不是万能钥匙。
2.压线考生最煎熬。比一本线高十分的,建议重点看二本头部院校。有些二本的王牌专业比普通一本就业强得多。
3.刚过本科线的别只盯着本科。专科里的铁路、电力类院校,毕业直接端铁饭碗的例子比比皆是。
城市、学校、专业的三角恋
1.一线城市三本和二线城市一本怎么选?前者实习机会多,后者考研保研率高。家里没矿的慎重考虑北上广深的生活成本。
2.文科看学校牌子,理科看专业实力。中文系在北大和三本院校是天壤之别,但计算机专业只要技术硬,二本毕业照样进大厂。
3.千万别信名字高大上的新专业。区块链工程听着时髦,可能师资都是隔壁计算机系凑数的,教材还是油印的讲义。
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
1.不服从调剂就像玩俄罗斯轮盘赌。有人非临床医学不读,结果滑档到护理学。真喜欢某个专业,就该把该专业的所有院校排个序。
2.提前批不是VIP通道。军校警校有体检政审,公费师范生要签约服务,免费医学生定向乡镇。这些福利都标着价码。
3.招生简章比情书值得细读。某大学把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普通专业混着排,学费一年两万八的藏在角落里用六号字。
表格之外的秘密
1.问学长不如问食堂阿姨。在校生会美化母校,毕业生爱说母校坏话,只有食堂阿姨会告诉你"这专业的孩子总倒剩饭"。
2.实地考察要看实验室器材生产日期。有些学校官网照片是建校时拍的,实验设备比学生爷爷岁数都大。
3.就业报告里的文字游戏要注意。"创业"可能指摆地摊,"灵活就业"在家啃老,真正的协议就业率往往要打七折。
填志愿的本质是用已知分数交换未知人生,我们永远找不到完美选项,只能避开明显错误
三百六十行,行行填志愿。那张表格不过是我们给未来画的第一张草图,笔墨浓淡都会随时间褪色。重要的不是此刻的完美选择,而是保持随时修改人生的勇气。毕竟最精彩的专业,往往叫生活。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