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林的高考生们最近肯定在琢磨一件事——石林高考志愿怎么填啊。分数下来了,手里握着那张成绩单,心里七上八下的,填志愿这事儿说大不大,说小也不小。填好了,未来四年可能顺风顺水;填砸了,说不定就得绕点弯路。
志愿填报的本质是让分数发挥最大价值,而不是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。咱们今天就唠唠这事儿,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,就说点实在的。
一、分数不是全部,但分数决定起点
1.分数决定了我们能选择的学校档次。一本线以上的同学,重点考虑省内外重点大学;二本线附近的,多看看专业强的普通本科;专科线的同学,优先选就业好的高职院校。别光盯着名校,适合的才是最好的。
2.分数刚过线的情况要特别注意。比如刚过一本线没多少分,冲一本可能被调剂到冷门专业,不如在二本选个好专业。这种事情每年都有很多人后悔,我们得想清楚要学校还是要专业。
3.别被"预测"得太狠。各种机构发的预测线看看就行,最终录取线取决于当年报考情况。我们得留点余地,别把志愿表填得太满太冒险。
二、专业选择比学校选择更烧脑
1.别光看专业名字高大上就选。金融、计算机听着时髦,但可能根本不适合我们的性格和能力。内向的人去学市场营销,大概率会痛苦四年。
2.家里没矿的谨慎选择基础学科。数学、物理、历史这些专业不是不好,而是后续发展很依赖深造。如果我们确定要本科毕业就工作,还是选点实用性强的好。
3.新兴专业要查清楚底细。人工智能、大数据这些听着很炫,但很多学校师资设备根本跟不上,最后可能学个四不像。找学长学姐打听最靠谱。
三、地域因素容易被忽视
1.大城市和小城市各有优劣。北京上海机会多但花费高,省内读书省钱但视野可能受限。家里条件一般的,没必要非去一线城市受罪。
2.气候饮食要考虑。南方孩子去东北可能受不了冬天,北方人去广州可能吃不惯饭菜。这些生活细节真的会影响四年的幸福感。
3.交通便利程度很重要。特别是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同学,选个回家方便的地方能省不少路费。别小看这事,四年下来能差出好几千。
四、填报技术活有门道
1.冲稳保策略要灵活运用。前两个志愿可以冒险点,中间放把握大的,最后必须有个百分百能录取的托底。别把所有希望都押在前几个志愿。
2.专业调剂要慎重勾选。特别是有明显专业偏好的同学,宁可学校降一档也不要被调剂到完全不想学的专业。转专业可比想象中难多了。
3.征集志愿别错过。第一批没录上不要慌,认真准备征集志愿。有时候反而能捡到漏,因为很多高分考生已经在前一批走掉了。
五、家长意见听听就好
1.父母的经验可能过时了。他们那会儿包分配,现在早就市场化就业了。会计专业不再是铁饭碗,师范生也不一定都能当老师。
2.别为满足家人面子牺牲自己。为了"家里出个大学生"选个专业,或者非要去父母指定的学校,最后难受的是我们自己。
3.沟通方式要讲究。直接硬怼容易伤感情,可以拿就业数据、专业介绍这些客观材料和父母商量。让他们感觉我们是有认真思考的。
六、未来规划现在就要想
1.打算考研的要选学术氛围好的学校。有些学校保研率高,有些考研氛围浓,这些信息要提前打听清楚。
2.准备毕业就工作的重点看实习机会。学校所在地有没有相关产业,校企合作多不多,这些对找工作帮助很大。
3.出国留学的话要注意学校国际认可度。有些国内排名一般的学校,在特定国家反而很受认可,这种信息中介一般不会告诉我们。
七、常见坑别往里跳
1.野鸡大学防不胜防。看着名字像正规大学,实际学历可能不被承认。查学校一定要认准教育部公布的名单。
2."包就业"承诺别轻信。现在哪有百分之百包就业的好事,真有这种专业多半是招生困难才这么宣传。
3.中外合作办学要查资质。学费贵好几倍不说,有些最后发的国外文凭根本不被认可,钱都打水漂了。
八、最后检查很关键
1.志愿表提交前打印出来仔细看。屏幕上看容易眼滑,每年都有人把代码填错,把学校顺序搞反。
2.截止时间要记牢。别拖到最后一刻才提交,万一网络卡顿或者系统崩溃,哭都来不及。
3.确认短信要保存。提交成功后一般会收到确认信息,这个要留着作为凭证,避免后面出问题说不清。
填志愿这事吧,说复杂也复杂,说简单也简单。
关键是想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,而不是别人觉得什么好。分数已经定了,能做的就是让这个分数发挥最大价值。石林的同学们这几天肯定都在纠结,但无论如何选择,记住这只是一个起点,不是终点。未来的路还长着呢,大学四年怎么过,比上哪个大学更重要。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