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填报志愿时间沈阳

konglu 高考8字数 1723阅读5分44秒阅读模式

这几天路过沈阳的中学校门口,总能看到一群群刚考完试的孩子聚在一起讨论分数。高考填报志愿时间沈阳这件事,成了家长群里最热闹的话题。有人翻着厚厚的报考指南皱眉,有人对着电脑屏幕反复刷新录取分数线,更多人则是蹲在路边花坛上,用手机查着各种“过来人”写的填报攻略。

高考填报志愿时间沈阳

真正影响未来的不是分数本身,而是填志愿时那几个勾选的小方框。沈阳的夏天总是来得突然,就像我们突然就要决定自己接下来四年的去向。老张家的闺女去年压线进了东大,今年他家儿子却对着差不多的分数发愁——规则年年变,去年的经验今年未必好用。

东北的早晨亮得早,五点多就能听见早市摊主支棚子的声音。那些卖豆浆的大叔可能不知道,他们每天经过的东北育才中学门口,最近总蹲着几个拿打印纸扇风的学生。纸上印着“2025年辽宁省高考志愿填报日程表”,6月20号到28号那行被荧光笔涂得发亮。

沈阳火车站前的麦当劳二楼,每年这时候都会变成临时咨询处。穿格子衬衫的男生把笔记本电脑推给对面戴眼镜的女生看:“我妈非让我报中国医科大,可我想去南方的二本读计算机。”女生扶了扶眼镜,指着屏幕上的投档线说:“但你这个分数报医大临床医学可能只能选护理专业。”

铁西区某中学的走廊公告栏贴着褪色的海报,去年某机构举办的志愿填报讲座信息还没撕干净。新贴上去的教务处通知写着:“6月18日下午三点,阶梯教室进行网上填报系统操作培训”。总有几个男生趴在窗台上抽烟,他们可能还没意识到,这次鼠标点击的分量比烟头重得多。

太原街的新华书店最近把《高考志愿填报指南》堆成了金字塔。翻书的人比买书的人多,有个穿校服的女生在医药类院校那页折了角。她妈妈突然指着沈阳药科大学说:“这个好,毕业能进国企”,女生却盯着广东某医学院的图片发呆。

浑南新区的某个复式公寓里,父子俩对着智能电视投射的Excel表格吵架。父亲用激光笔圈着大连理工的历年分数线,儿子却偷偷搜索着成都某大学的宿舍条件。茶几上的果盘摆了三天都没人动,葡萄蔫得像被晒干的紫色纽扣。

填报系统开放前夜的焦虑比高考当晚更磨人。和平区某网吧的包间里,三个男生对着不同版本的“冲稳保”方案较劲。穿黑T恤的突然摔了鼠标:“我不管了!就按去年线差10分填!”另外两个继续沉默地刷着手机,屏幕上某教育博主的直播正在讲解“如何用位次法换算等效分”。

沈阳建筑大学门口的奶茶店,有个女生把七所院校代码写在餐巾纸上反复排序。她男朋友咬着吸管说:“你要把辽大放第一志愿我就不理你了”,女生突然把餐巾纸揉成团砸过去,纸团在飞行途中展开,像朵 premature的蒲公英。

黎明电脑城的装机小哥最近总被问奇怪问题。“这个配置能同时开五个院校查询网页不?”“填报系统会不会卡在最后提交时刻?”有个戴耳钉的男孩甚至要求测试断电后UPS电源能维持多久,他爸在旁边嘀咕:“当年我填志愿就用了一支铅笔”。

浑河岸边的长椅上,穿舞蹈服的女孩在电话里吼:“我能对自己的未来负责!”挂掉电话后,她开始搜索“艺术生文化课380分能报的211大学”。河对岸的K11商场外墙闪烁着某留学机构的广告,雅思托福的字母在夜色里明灭不定。

五爱市场斜对面的打印社迎来旺季,8毛钱一张的志愿表草稿纸被学生们改得密密麻麻。老板娘边收钱边念叨:“昨天有个孩子来打了十七次,每次就改一个专业代码。”她的收银台玻璃板下压着儿子十年前的高考志愿表复印件,泛黄的纸张上“服从调剂”四个字格外清晰。

在沈阳,每个六月都有成千上万个未来在这些细节里悄悄转向。医科大学的实验室和理工大学的机床,财经学院的算盘和师范学院的粉笔,最终会把此刻纠结的年轻人分流到不同的平行时空。我们永远无法验证当初另一个选择会不会更好,就像棋盘上的卒子过了河就再不能回头。

填报截止前两小时,某网吧突然断电。穿二十三中校服的男生冲出门狂奔向两公里外的舅舅家,运动鞋踩过中山广场毛主席像投下的阴影。他书包里装着写满备注的打印资料,其中某页角落有行小字:“如果分数够,还是想看看南方的海”。这是场没有标准答案的考试,我们既是答题人也是出题者。那些深夜修改的志愿顺序,那些争吵后妥协的选择,最终会在九月变成某座城市火车站出口处的一块接站牌。沈阳的丁香花谢了又开,年复一年地看着新一代年轻人完成这场关于未来的仪式。
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
konglu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7月7日 08:21:01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hjzikao.com/2340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