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六月的龙泉总带着点焦灼的甜味儿,高考结束铃响那一刻,志愿填报这件事就悄悄爬上心头。龙泉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像块悬着的糖,舔一口怕化,不舔又馋得慌。那些刚放下铅笔的手,现在得在电脑前敲出未来四年的轨迹。
填志愿这事儿从来不是孤军奋战,我们都在跟时间打游击战
1. 龙泉教育局公布的日程表往往贴在中学公告栏最显眼处,但总有人错过。去年有个男生蹲在打印店门口查分数线,裤兜里还揣着忘记上交的英语听力准考证。
2. 提前批的截止日总比想象中来得急。见过家长举着手机拍屏幕上的倒计时,镜头反光里能看见他们发根新冒的白茬。
3. 普通批次的修改次数像被猫玩过的毛线团。有个姑娘在网吧包夜改志愿,清晨发现最后提交的专业竟是第一次填的那个。
奶茶店玻璃窗上的水珠往下滑时,很多人才意识到填报系统关闭前的二十四小时有多重。复读班的招生广告已经塞进书包侧袋,而应届生还在反复比较两所大学之间三公里的距离差。去年有个班主任在家长群里发了十二遍同样的通知,撤回的六条里全是打错的日期数字。
那些藏在时间缝隙里的关键帧
1. 体检结果出来那天,篮球特长生小张发现心率指标把飞行技术专业挡在门外。他坐在门诊部台阶上重新翻报考指南,纸页哗啦声比蝉鸣还响。
2. 艺术类考生小林的素描成绩单快递延误,她妈妈骑着电动车连闯三个邮政网点。最终审核通过时,打印机吐出的确认表带着体温计的焦糊味。
3. 农村专项计划资格公示的最后下午,老李蹲在镇政府的WiFi死角刷新页面。他儿子在田埂上举着手机找信号,屏幕里飘过的云比地上的稻浪还密。
总有人说要卡着最后三小时再提交,可真正操作起来才发现验证码收不到,系统卡顿,突然想起还有个加分项没勾选。去年有对父子在网吧吵到耳机线缠住手腕,其实只是因为忘了提前注册账号。那些标着重点的报考日程表,最后往往皱巴巴地躺在自行车筐底,沾着油条屑和雨水渍。
时间在志愿表上留下的划痕
1. 凌晨三点的修改记录里藏着更多真实想法。见过有人把金融学改成园艺学,提交前又添了个服从调剂的小对勾。
2. 截止日前48小时的咨询热线永远占线。电话那头的忙音像在嘲笑我们昨天为什么没想起问体检受限专业。
3. 真正按下确认键那刻反而平静。去年有个考生盯着"提交成功"的绿框吃了碗泡面,筷子尖在汤里划出来的都是大学缩写字母。
那些以为忘不掉的分数线,过两个月就会和军训服一起压箱底。但填报系统关闭前电脑突然蓝屏的瞬间,可能比毕业典礼记得更清楚。志愿表上每个代码都踩着时间鼓点,早一步晚半步都是另一条岔路。
龙泉的六月总在重复相似的故事。有人因为零点零几的分数差与梦想专业擦肩,也有人在补录阶段捡到意料之外的惊喜。
填报时间表是张过期作废的车票,但真正决定去哪儿的始终是我们自己。那些在截止日前反复修改的夜晚,最终都会变成寝室卧谈时轻描淡写的一句"当时差点就选了别的"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