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六月,总有一群人在电脑前抓耳挠腮,对着志愿表发愁。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全部这件事,说难不难,说简单也不简单。分数刚下来那会儿,亲戚朋友的电话能把手机打爆,七嘴八舌的建议听得人头晕。其实这事儿吧,就像给未来四年选个落脚点,急不得也慌不得。
志愿表就是张人生地图
1. 把最喜欢的专业放前面,哪怕分数有点悬。青春就这几年,追梦要趁早,退而求其次的选项永远排在后面候补。去年有个考生把考古学填第一志愿,比录取线低三分,结果前面有人放弃,他真捡漏成功了。
2. 中间段填把握大的学校。比预估录取线高十五分左右的学校最稳妥,这类志愿要占总数一半以上。有个窍门是查该校前三年录取排名,比看分数更准,毕竟每年卷子难度不一样。
3. 保底志愿必须够得着。选两所往年录取线比咱分数低二十分的学校,专业挑就业好的。见过太多人保底填太高,结果滑档去补录,最后连民办本科都没得选。
专业比校名更重要
1. 别被花哨专业名忽悠。什么数字经济、智慧建造,听着高大上,可能就是把老专业包装了下。直接找招生办要课程表,看看具体学哪些课,有没有不想碰的科目。
2. 冷门专业未必不好。殡葬管理每年招不满,但就业率常年百分之百;茶学专业毕业直接进国企,竞争比计算机小得多。去年认识个学马术管理的,现在月薪比程序员同学还高。
3. 家里没矿慎选艺术类。音乐表演、美术学这些,要么天赋异禀,要么资源雄厚。普通家庭的孩子读个设计类更实在,好歹能接商业订单养活自己。
城市也是隐形专业
1. 一线城市实习机会多。学金融的在县城四年可能连证券公司门朝哪开都不知道,在北上广深大二就能去投行打杂。但生活费要高出一截,食堂阿姨打菜都贵两块。
2. 二线城市性价比最高。武汉长沙这些地方,好学校扎堆,消费低,企业校招也常去。有个学生在成都读书,大三大四实习没断过,毕业直接留用了。
3. 偏远地区有好政策。新疆西藏的大学有补贴,考研还单独划线。认识个海南姑娘特意报东北的大学,说是用路程换分数,反正寒暑假才回家。
数据要会看门道
1. 就业率别光看数字。有些学校把超市收银都算就业,要问清楚对口就业率。最好找该校大四学生打听,他们最清楚哪些专业好找工作。
2. 转专业政策很关键。再喜欢的专业也可能学不下去,看看目标学校转专业难度。有学校规定前百分之三十才能转,这就等于把路堵死了。
3. 宿舍条件影响生活质量。六人间没独卫的宿舍住四年,年轻人都能熬成老大爷。抖音上搜校名加宿舍关键词,学长学姐的实拍比官网照片真实得多。
家长意见听一半
1. 父母眼里的好工作可能过时了。他们那辈觉得银行铁饭碗,现在柜员淘汰得比纸币还快。但家长的社会经验确实能避免踩坑,该听的还是要听。
2. 亲戚的承诺别太当真。说毕业包进国企的,可能只是认识门口保安。真有门路的人不会满世界嚷嚷,这种保证不如白纸黑字写进志愿表。
3. 家庭条件要摆在明面上。中外合作专业学费抵得上普通专业十倍,硬着头皮上可能中途就得辍学。有个学生偷偷报了三万八一年的专业,开学三个月家里就撑不住了。
特殊渠道多留心
1. 提前批不是捷径。军校警校体检严格,免费师范生要签服务期,这些限制条件比分数更难达标。去年有个考生视力差0.1被军校退档,差点错过普通批录取。
2. 农村专项能降分。国家给贫困地区留了名额,最多能降二三十分。可惜很多人不知道政策,或者材料准备不全错过机会。
3. 港澳高校另有机遇。英语好的可以考虑,录取分数比同层次内地高校低,国际化程度高。不过生活费惊人,一碗云吞面能卖到五十块。
心态比技巧重要
1. 没有完美志愿这回事。再周全的方案也会有意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