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六月的空气里总飘着准考证和2B铅笔的味道,巩义的高三学生们刚放下笔,就得捡起另一件大事——填志愿。巩义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像块悬在头顶的钟,走得比考场上的表还让人心慌。那些分数线、专业代码、平行志愿的弯弯绕绕,比数学压轴题还难啃。
一、志愿表是张藏宝图
1.提前批像超市的早市特供,军校警校免费师范生都挤在这条通道里。巩义的家长最爱打听邻居家孩子去年提前批走了哪个学校,仿佛捡漏是祖传手艺。录取时间比普通批早半个月,但专业选择少得可怜,适合目标明确的狠人。
2.本科一批和二批的界限越来越模糊,很多二本学校把热门专业塞进一批招生。去年巩义一中有个学生压着一本线进了某二本院校的临床医学,现在全家见人就夸"相当于211"系统开放那几天,网吧里坐满查资料的学生,屏幕光照亮各种版本的"冲稳保"。
3.专科批总被当成备胎,其实有些高职院校的就业率能吊打普通本科。巩义本地的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定向培养铁路技工,毕业直接进郑州铁路局。填志愿时总有人把专科栏空着,等滑档后才手忙脚乱补填,这种操作风险堪比高空走钢丝。
二、时间陷阱藏在细节里
最要命的是很多人以为分数出来才开始准备,其实志愿填报是场信息战。
巩义市教育大厦三楼招办窗口前,每年六月下旬都排着拿A4纸记笔记的家长,墨镜大妈和拖鞋大叔为某个大学的宿舍有没有空调能吵上半小时。
1.六月九号高考结束到二十五号出分这段时间,最适合做职业性格测试。巩义图书馆的心理咨询室那几天爆满,学生们测完MBTI(性格类型测试)就蹲在走廊讨论"INTJ适合学金融还是计算机"其实多数人最后选的还是家长觉得体面的专业。
2.七月二号到五号正式填报那几天,家里电脑突然变得金贵。有个学生提交前五分钟发现把"工程"错点成"电子商务"全家吓得血压集体飙升。巩义电信营业厅那几天专门开设"志愿填报专线"装宽带的师傅说家长们要求网络延迟必须低于抢红包的速度。
3.征集志愿像超市临期食品打折区,总有些外地院校冷不丁放出补录名额。去年有学生捡漏去了海南某大学,现在朋友圈天天发椰子林照片。但补录时间往往只给半天反应期,错过这村就没这店,巩义网吧老板说那几天包夜费都得涨价。
三、那些没人明说的规则
1.调剂专业像开盲盒,招生简章里"相关专业"四个字包含无数可能。巩义二中有个男生填的计算机,录取通知书上写着"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"逢人就解释"3D打印也很有前途"。
2.平行志愿不是平等志愿,学校的录取线会随着填报人数水涨船高。去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巩义的录取线比前年突然涨了十二分,吓得复读班老师连夜修改推荐名单。
3.提前批和常规批可以玩双线操作,但档案只能被提走一次。有学生同时被警校和211录取,选择困难症发作在招办门口转圈,被晒黑的执勤警察都看不下去了。
四、巩义特色的选择困境
1.本地孩子总在""""摇摆。黄河科技学院在巩义设了分校,录取线比郑州本部低二十分,但学生们宁愿挤破头去郑州读三本。家长们的理由是"巩义上大学和没上大学有什么区别"虽然他们自己也说不清区别到底在哪。
2.师范类专业永远有市场,巩义人觉得当老师等于捧上铁饭碗。有个女生高考分数够省外211,最后选了本地的师范专科,她妈的原话是"在镇上小学教书,骑电动车十分钟到家"3.复读班招生广告和大学录取通知书同时发放,这很巩义。文化路上那家复读机构,每年七月都挂出"今年落榜明年重点"横幅,红底黄字扎眼得像对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挑衅。
填志愿这事就像在暴雨天拼拼图,我们永远找不到最完美的那个方案。
巩义的学生们用十天时间决定未来四年的去向,而真正的人生从交完志愿表那刻才刚开始。那些熬夜对比的分数线,争吵不休的专业选择,最终都会变成毕业酒桌上带着醉意的谈资。志愿表只是张纸,路还得自己走出来。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