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志愿填报担心什么

konglu 高考6字数 1232阅读4分6秒阅读模式

每年六月,总有一群人在电脑前挠头抓耳,纸上涂涂改改。高考志愿填报担心什么这件事,说大不大,说小也不小。我们可能怕选错专业毁一生,又怕浪费分数不甘心,更怕四年后毕业就失业。那些密密麻麻的学校代码和专业名称,活像一本天书。

高考志愿填报担心什么

真正让人睡不着觉的,是我们在用几天时间决定未来几十年的人生轨迹。

怕分数不够用

①分数刚过线最煎熬。想冲好学校怕滑档,选保底院校又觉得亏。这种不上不下的尴尬,让很多人半夜还在翻往年的录取数据。分数线就像悬在头顶的刀,不知道今年会升会降。

②分数高出预期也发愁。明明能去更好的学校,却因为保守填报留下遗憾。有人为了求稳放弃冲刺,结果发现自己的分数完全够得着梦校,这种后悔药可没处买。

③最怕大小年现象。去年分数低的学校今年可能暴涨,去年挤破头的热门今年或许遇冷。这种像买股票一样的波动,让填报变得像赌博。

怕选错专业

①听名字选专业最危险。生物医学工程不是当医生,信息与计算科学不是学电脑。很多专业名称看起来高大上,实际学的内容和就业方向可能完全不是我们想的那样。

②盲目跟风追热门会吃亏。前些年土木工程火得一塌糊涂,现在行业降温了。等我们四年后毕业,现在的热门专业说不定已经人满为患。跟风追涨杀跌,往往接最后一棒。

③父母选的专业未必适合。老一辈觉得稳定的会计、师范,可能让我们每天上班像上坟。代沟导致的认知差异,常常让家庭会议变成辩论赛。

怕信息不对称

①学校宣传都有滤镜。官网上的就业率可能注水,招生简章里的王牌专业或许已经落伍。我们很难透过宣传看到真实的校园生活和教学质量。

②学长学姐的经验也片面。同一个专业,有人觉得课程设置合理,有人抱怨学不到东西。个体感受差异太大,很难作为普适参考。

③城市差异容易被忽视。在北上广深读书和在三线城市上学,接触到的人脉资源和实习机会天差地别。这个隐形因素常常被低估。

怕未来变数多

①考研还是就业举棋不定。现在选的专业四年后还吃不吃香,要不要预留考研转专业的机会。这种长远规划对十八岁的我们来说实在太难。

②出国留学要不要考虑。有些专业国内国外发展差异大,如果将来有留学打算,本科专业选择就要提前布局。但谁又能保证几年后的想法不变。

③新兴专业风险太大。人工智能、大数据这些听着时髦,可教学质量参差不齐。赌对了是风口,赌错了可能连教材都还不完善。

怕填报技术失误

①志愿顺序排错最冤枉。把分数低的学校放前面,结果被截胡错过更好的选择。这种低级错误每年都有人犯,改志愿时手抖点错也时有发生。

②专业不服从调剂的两难。勾了可能被调剂到冷门专业,不勾又可能直接滑档。这个选项就像薛定谔的猫,不开箱永远不知道结果。

③截止前改志愿的冲动。听说某个学校今年可能降分,连夜调整志愿顺序。这种临时起意的改动,往往带着赌徒心理。

高考志愿填报像在迷雾中走钢丝,我们既怕摔得太惨,又怕走得太保守。
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,只有不断调整的心态。
那些让我们辗转反侧的问题,或许几年后回头看根本不值一提。填志愿这事,尽力而为就好,人生路长着呢,谁知道下一个转角会遇见什么。
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
konglu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7月12日 10:50:02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hjzikao.com/2309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