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几天后台总有人问吉林高考报志愿怎么提交这件事,说实话填志愿比考试还让人心慌。分数线出来了,手里攥着成绩单,对着电脑屏幕发愣的滋味我们都懂。
提交志愿表那个绿色按钮,可能是这辈子点过最沉重的一次鼠标。
搞清楚游戏规则
1.
吉林的志愿填报分两个阶段,第一阶段是本科提前批和特殊类型招生,第二阶段才是普通本科和专科。别把顺序搞反了,去年有人盯着二本纠结半个月,结果忘记报提前批的军校。
2.
系统开放时间特别严格,说几点关就几点关,不像网购还能卡秒杀。建议在截止日前两天完成提交,留出修改余地。那些踩着deadline操作的,系统卡死时候哭都来不及。
3.
密码找回功能形同虚设,教育局窗口排长队的场景年年上演。最好把账号密码写在物理记事本上,别太相信自己的记忆力。
操作手册其实不难
1.
登录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官网,找到飘窗广告般的志愿填报入口。建议用电脑操作,手机屏幕太小容易误触,平板电脑偶尔会闪退。
2.
填报页面像俄罗斯方块,要把学校专业拖到对应位置。重点来了:每个批次志愿必须填满,空着等于放弃机会。实在没得选就填保底院校,别学某些人非清华不报最后掉档。
3.
专业代码比摩斯密码还难记,建议提前把意向学校的代码抄下来。有个考生把1024当成计算机专业代码,其实人家是园艺系编号。
那些年踩过的坑
1.
别被"不服从调剂"选项迷惑,除非分数绝对碾压录取线。见过太多人勾选这个然后被退档,征集志愿时只剩高学费的独立学院。
2.
定向培养和预科班不是捷径,合同条款里藏着服务年限限制。去年有考生欢天喜地去了某医学院定向班,毕业才知道要去乡镇卫生院工作八年。
3.
家长往往比考生更焦虑,但别让他们完全主导填报。我们见过父亲坚持让儿子报石油工程,结果孩子大学四年都在画漫画。
提交前的灵魂三问
1.
这个城市待四年会不会抑郁?东北孩子去海南读书的,三分之一第一学期就因想家休学。
2.
专业真的像想象中那样吗?学考古的以为能挖兵马俑,实际在荒山野岭筛土疙瘩。
3.
万一被调剂到冷门专业,有没有转圜余地?某高校的马列专业,转出率常年保持100%。
确认提交的仪式感
系统会生成PDF格式的志愿表,这可能是我们十八年来第一份正式法律文件。打印出来放在书桌玻璃板下,等录取通知书时每天对照看有没有出错。有个细节要注意:提交后还能修改两次,但超过次数就只能带着遗憾去复读班了。
鼠标移到确认键上总会手抖,这时候喝口水深呼吸。
填报系统关闭前六小时,最好再登录检查状态,去年真有人的志愿表卡在未提交状态。尘埃落定后别急着关电脑,把最终志愿表截图发家庭群备份,顺便给自己留个成长纪念。
每年这个时候,总有人把人生重大选择压缩在短短几天里完成。那些在深夜亮着的电脑屏幕,承载着太多期待与忐忑。填报系统其实只是个工具,真正决定方向的,是我们对自己清醒的认知。分数已成定局,但志愿表上每个空格都藏着新的可能性,这大概就是成长最真实的模样。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