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忆高考志愿报了哪里

konglu 高考4字数 1048阅读3分29秒阅读模式

那年夏天特别热,风扇转得再快也吹不散桌上那本被翻烂的志愿填报指南。回忆高考志愿报了哪里这件事,像突然翻到旧日记本里夹着的准考证,纸张发黄了,但钢笔字还清清楚楚。我们总在填完所有选项后才开始思考,那些代码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人生。

回忆高考志愿报了哪里

填志愿像在解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方程式

1.分数刚过重本线那会儿,全家围坐着把学校名单排了七八遍。父亲用红笔划掉录取分波动大的学校,母亲坚持要把师范类填在第三志愿,说女孩子当老师风吹不着雨淋不着。我们盯着往年录取数据看久了,发现那些数字会跳舞,前年五百八去年五百五,跳得人心慌。

2.班主任建议冲稳保三档要拉开梯度,但没人告诉我们梯度该有多陡。第二志愿选了所211的王牌专业,后来才知道那年报它的人特别多,分数线比往年高了二十分。这种信息差让人后怕,现在想想还觉得膝盖发软。

3.最纠结的是专业优先还是学校优先。亲戚里当程序员的表哥力推计算机,说毕业起薪高;隔壁读博的姐姐却说兴趣最重要。我们把所有建议写在便签纸上贴满墙,最后发现便签的颜色比内容更影响心情。

那些被放弃的可能性比录取通知书更难忘

1.偷偷在第五志愿填了沿海城市的二本院校,纯粹因为招生简章上的海景宿舍照片。后来被第一志愿录取了,但总忍不住想象如果去了那里,现在会不会每天听着潮声背单词。

2.放弃提前批军事院校时,父亲抽了整晚的烟。他年轻时想当兵没当成,可我们近视度数太深,体检表上写着重度屈光不正。有些梦想的接力棒,还没递出去就掉地上了。

3.复读的同学在朋友圈晒医学院的白大褂,我们盯着自己经管学院的课表发呆。倒不是后悔,只是疑惑如果当时多考十分,现在解剖课上抖得拿不稳手术刀的人会不会是自己。

志愿表上的字迹比想象中更顽固

1.收到录取短信那天,发现系统里存的志愿顺序和记忆有出入。第三志愿怎么变成外语学院了?明明记得填的是法学院。这种记忆偏差让人怀疑,是不是平行宇宙里真有另一个自己学了国际法。

2.大二转专业时才发现,当年以为能随便转的热门专业设了名额限制。招生老师说的转专业容易就像超市促销牌上的特大号字,底下永远有一行看不清的附加条款。

3.实习HR随口问为什么选这个专业,我们突然卡壳。准备好的标准答案停在嘴边,蹦出来的却是高三那年晚自习教室的日光灯管,惨白地照着志愿表上被橡皮擦破的痕迹。

十七岁做的选择会长成皮肤下的刺青

1.同寝室的姑娘退了学重新高考,说当年被家长逼着报会计实在受不了。我们数着她抽屉里没来得及退的教材,忽然理解为什么有人说志愿填报是成年礼,痛的才是真的。

2.考研跨专业时导师问基础课怎么没学
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
konglu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6月19日 18:22:08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hjzikao.com/2408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