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两天总有人问我高考的志愿是怎么填,好像这是个特别玄乎的事儿。其实说白了就是拿着分数找学校,但真要操作起来,里面的弯弯绕绕还挺多。有人觉得填志愿比考试还难,毕竟考试答案都是固定的,而志愿填错了可能影响好几年。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让人头疼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。
分数出来前能干什么
1.估分这个环节很多人会忽略,其实特别重要。考完别急着扔书,把答案默写出来对照评分标准算一算。虽然不一定准,但能知道大概在哪个区间晃悠,提前心里有个底。
2.翻翻往年的录取数据不是看个热闹,要盯着最低分和平均分反复比较。重点看三年内的波动情况,有些学校会突然涨几十分,这种坑得提前标记出来。
3.专业目录那本厚书现在就可以开始翻,别等出分后手忙脚乱。用荧光笔把感兴趣的专业都标出来,到时候直接看重点能省一半时间。
选学校还是选专业
1.分数要是卡在985末尾和211前排之间,建议优先考虑专业排名。很多双非院校的王牌专业,就业反而比名校冷门专业强得多,企业招人时都门儿清。
2.地域因素经常被低估,其实影响特别大。同样层次的学校,北上广深实习机会多好几倍,某些专业大城市和小城市教的内容能差出一个版本。
3.有个取巧的办法是看博士点分布。有博士点的专业通常师资强经费足,就算本科阶段用不上,考研时近水楼台的优势就很明显。
平行志愿的隐藏规则
1.冲稳保不是随便说说,三个梯度的分数差最好控制在8-15分。冲的学校别超过两个,稳的放四五个,保底必须选绝对有把握的,最好留两个名额。
2.专业级差要特别注意,很多学校专业志愿间会扣减分数。第一个专业没录上,第二个专业可能要扣3分再排队,把最喜欢的放前面不是永远正确。
3.调剂选项慎重点,尤其是压线进校的情况。被调剂到冷门专业转专业难度很大,有些学校要求考到前5%才有资格,不如直接选低一档的心仪专业。
那些容易踩的坑
1.只看录取最低分会出事,去年有个考生压线进临床医学,结果发现那个分数是招的护理学。要看具体专业分数线,同一所学校不同专业能差50分。
2.提前批不是捷径,反而限制更多。公费师范生和军校入学就签协议,违约要赔钱还记档案,没想清楚千万别贪图分数优惠。
3.专业名称看起来差不多实际天差地别。生物医学工程是搞医疗器械的,和生物学没关系,信息与计算科学其实是数学系,这种坑每年都有人跳。
家长该扮演什么角色
1.别把小时候的梦想强加给孩子,90年代吃香的会计法律现在早过剩了。多听听孩子对哪些领域感兴趣,帮他收集信息比替他做决定更有用。
2.悄悄联系下在读学长学姐,有些专业名字光鲜但课程设置老旧。认识个家长孩子高分进了某校人工智能专业,结果发现教的是VB编程,肠子都悔青了。
3.经济条件要实话实说,中外合作专业学费能差十倍。见过勉强供孩子读高学费专业,结果大二就撑不下去退学的,这种事提前说开比较好。
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
1.分数刚好卡在本科线边缘,考虑下专科的3+2项目。现在很多高职和本科院校联合培养,后两年通过考试就能拿全日制本科文凭,比复读风险小。
2.艺术生要注意文化课要求逐年提高,某些美院文化分要过普通本科线。专业课再强文化分不够也白搭,两手准备才稳妥。
3.少数民族预科班不是想报就能报,有的要求聚居地区户籍满三年。提前查清楚资格条件,别等填报时才发现不符合。
填完志愿后该做的
1.保存好志愿填报的截图和确认码,系统关闭后想查都查不到。去年有学生忘记是否提交成功,急得满嘴起泡,其实留个凭证五分钟就能确认。
2.留意征集志愿的时间点,有些好学校会因为考生放弃而补录。保持电话畅通,招办可能直接打电话问是否愿意调剂,这种机会转瞬即逝。
3.录取通知书收到后马上查专业,真有录错专业的案例。去年某高校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录成了计算机应用技术,等开学发现都晚了。
最关键的其实就一句话:志愿填报是把三年努力兑换成未来路径的转换器,别用十分钟的选择辜负一千天的汗水。
填得好是锦上添花,填不好是雪上加霜,这个环节值得花和备考同样的精力去对待。
说到底填志愿是个技术活,更是个良心活。分数是别人定的,选择是自己做的,未来要走的路终究得自己负责。那些辗转反侧的夜晚,那些反复修改的草稿,那些纠结不已的取舍,都会成为多年后下酒的故事。现在觉得天大的事,回头看不过是人生无数岔路口中的一个转弯罢了。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