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志愿栏都报什么

konglu 高考7字数 1256阅读4分11秒阅读模式

填志愿这事儿挺有意思,每年六月总有人挠着头问高考志愿栏都报什么。分数刚出来那会儿,我们可能连自己想去哪儿都没想明白,但志愿表上那些空白格子可不会等人。有人盯着热门专业两眼放光,有人翻着招生简章像解数学题,其实吧,志愿表填的不是学校名字,是我们未来三四年要过的日子

高考志愿栏都报什么

#分数和野心的拉锯战

①考得特别好的同学反而容易纠结。分数能摸到顶尖院校的门槛时,会忍不住在好学校和好专业之间来回横跳。往年见过太多人非要去名校读冷门系,结果大二就哭着转专业。

②刚过线的考生往往更果断。能选的学校本来就不多,反而会认真研究哪个学校的食堂好吃,哪个城市实习机会多。这种务实劲儿有时候真能撞上性价比超高的选择。

③卡在中间段的群体最需要技巧。把六个平行志愿拆成两个冲刺校、三个稳妥校、一个保底校是常见操作,但别忘了查查那些学校转专业的具体条件。

#专业选择里的陷阱

①别被专业名字骗了。听起来高大上的"管理"教怎么整理档案,"生物工程"造机器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。直接找这个专业大四学生问问他们在学什么最靠谱。

②家里没矿的要慎选艺术类。烧钱的专业后面往往跟着更烧钱的就业路,钢琴专业的毕业生最后去琴行卖钢琴的故事每年都在上演。

③医学法学这类传统好出路现在卷得吓人。三甲医院招人动不动就要博士,律所实习期可能比大学四年还长,冲着稳定去的要做好长期抗战准备。

#城市比学校更重要的时刻

①北上广深的机会确实多,但房租能吃掉半个实习工资。二线省会城市现在都有不错的产业园区,杭州的电商成都的游戏产业都形成了气候。

④离家远近这事比想象中重要。坐高铁要转三趟车的学校,可能大四找工作面试时就会嫌麻烦,更别说生病时在宿舍硬扛的凄凉。

⑤气候差异能影响学习状态。岭南人跑去东北读大学,第一个冬天可能光适应暖气干燥就耗掉半管血条,北方孩子到江南遇上梅雨季,晾不干的衣服会成为青春期阴影。

#那些招生简章里的小字

①转专业政策要逐字读。有的学校要求原专业前5%才能申请,有的要交三万块转系费,还有的干脆写明艺术生不能转普通类专业。

②宿舍条件直接影响生活质量。八人间没独卫的老校区,和四人间带空调的新校区,过的是两种大学生活,这点在分数接近的学校里可以成为决定性因素。

③交换生项目看着光鲜,实际可能只对特定专业开放。宣传册上印的剑桥交换机会,搞不好每年只有一个经管系名额,还要自付二十万费用。

#过来人的血泪经验

①别让初恋决定志愿表。为了男/女朋友改志愿的,十对有八对毕业前就分手了,剩下两对在异地恋中互相折磨。

②家长的话要过滤着听。他们那辈人眼里的好工作可能是公务员医生教师,但没考虑到现在考公千人争一岗的惨烈现状。

③网红老师的志愿课听听就好。那些吹嘘"三招上985"的讲座,最后都会推销八千块的VIP服务,其实用的就是考试院免费发的填报指南。

真正的好志愿是让自己有选择权,而不是被选择。分数出来后的这半个月,我们得像侦探一样查资料,像会计一样算概率,最后像赌徒一样提交那份志愿表。不过没关系,大学只是人生中的一个站点,填志愿时以为的天大事情,过几年回头看也就是个有趣的回忆。
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
konglu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11月21日 13:00:01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hjzikao.com/1595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