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六月末七月初,总有一群人在电脑前疯狂刷新页面,生怕错过那个关键时间点——高考填志愿多久出来。这种等待像极了小时候蹲在电视机前等动画片开播,只不过现在手里攥着的是未来四年的人生剧本。我们总以为填完志愿就万事大吉,其实真正的煎熬才刚刚开始。
志愿结果公布就像开盲盒,没人知道里面装着惊喜还是惊吓
#为什么各地公布时间不一样
1.高考改卷是个体力活,几百万份卷子要经过扫描、批改、复核好几道工序。有的省份改卷老师手脚快,有的地方流程更谨慎,自然会出现时间差。去年某省因为作文评分争议大,复核多花了三天,结果比隔壁省晚了一周才公布。
2.录取批次划分影响进度。本科提前批、普通批、专科批像接力赛跑,前一个没跑完后面没法开始。艺术类考生还要等专业成绩折算,整个流程比文化课考生多出好几道工序。
3.技术故障偶尔会来捣乱。去年某省招考系统被黑客攻击,紧急维护耽误了两天。这种事情虽然少见,但确实会影响整体进度。
#那些年我们等志愿的迷惑行为
1.凌晨三点突然惊醒摸手机,发现系统还在维护。第二天顶着黑眼圈去问班主任,得到官方回复永远是"等等"2.把准考证号输入各种野鸡查询网站,明知道是骗点击量的,还是忍不住试了十几次。后来发现这些网站预测的录取结果,和实际结果相差了十万八千里。
3.家族群里七大姑八大姨轮流转发"内部消息"周三下午三点,有人咬定周五早上九点。最后发现谁都没猜对,正式通知总是来得猝不及防。
查分那天的网络拥堵程度,足以证明中国移动的服务器该扩容了
#等待期间能做些什么
1.研究备选方案很重要。提前整理好B计划院校的学费、住宿条件、转专业政策。有个同学等志愿时顺手查了独立学院(民办本科)的奖学金政策,后来真用上了。
2.别急着撕复习资料。有些专业开学要摸底考,有些大学允许用高考成绩申请免修。那些堆在墙角的高中课本,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。
3.趁着空档期学点实用技能。驾照、PPT制作、基础编程,这些大学没人教却处处要用的小技能,现在学正好。去年有个考生等志愿期间学会了视频剪辑,开学直接进了学生会宣传部。
#录取通知书的物流玄学
1.邮政EMS的绿色小车开进小区时,整个楼道都能听见脚步声。那份快递薄得让人心慌,拆开前总要对着阳光照半天,生怕是拒信。
2.偏远地区总要比城里晚收到三五天。有个牧区的考生,录取通知书在路上漂了半个月,期间他爹每天骑马去三十里外的镇邮政所问一趟。
3.现在很多学校改发电子版录取信。虽然环保又快捷,但总感觉少了点仪式感。当年小心翼翼收藏的纸质通知书,现在可能变成手机里一张容易被误删的图片。
与其纠结录取结果哪天公布,不如想想怎么把等待期过出价值
志愿结果早晚会来,就像夏天终将过去。那些刷新页面的手指,查询系统的焦灼,其实都是青春的独特印记。当我们多年后回望这段日子,记住的往往不是具体日期,而是和家人朋友共同等待时,那些或忐忑或雀跃的瞬间。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