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夏天总有一群人在电脑前抓耳挠腮,高考分数出来了却不知道怎么填志愿才能不掉坑。高考志愿如何预防脱档这个话题,说大不大说小不小,但真要踩了坑可能影响好几年。我们今天就来唠唠那些填志愿时容易忽略的细节,毕竟谁都不想辛苦考的分数最后喂了狗。
分数换算不能只看绝对值
1. 往年录取线要查三年
去年某个学校分数线低不代表今年也低,可能是大小年现象(录取分一年高一年低)。把手机日历往前翻三年,对着每年的一分一段表(显示每个分数全省排名的表格),看看自己的排名在往年能上什么学校。
2. 别被"最低分"了
学校官网公布的录取最低分可能是冷门专业撑场面用的。找到想报专业的具体录取分,有些专业的实际分数线会比校线高出二三十分。
3. 新高考地区特别注意
选考科目不同会导致分数线波动剧烈。物理组和历史组的分数没有直接可比性,得看自己在选科组合里的具体排名。
志愿表要会排兵布阵
1. 冲稳保不是平均分配
前两个志愿可以冒险冲好学校,中间三四个放和自己分数匹配的学校,最后必须留两个绝对能保底的志愿。有人非要把每个志愿都填成""结果全落空。
2. 专业调剂按钮别乱点
不服从调剂可能直接滑档,但服从调剂可能被分到完全不想学的专业。建议在第五第六志愿才勾选服从调剂,前面几个志愿可以硬气点。
3. 省内省外搭配着来
省内学校招生名额多但竞争激烈,省外学校可能因为知名度低反而容易捡漏。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总没错。
那些没人告诉你的潜规则
1. 招生办电话比官网靠谱
打不通就一直打,问清楚"分数报某专业希望大不大"有些学校会暗示"报考"或"风险较大"比冷冰冰的分数线更直观。
2. 专业级差要算明白
部分学校录取第二志愿专业时会扣减3-5分再排序。把最喜欢的专业放第一志愿,第二志愿开始选录取分明显低一档的专业。
3. 提前批是双刃剑
军警院校或公费师范生提前录取了就不能参加普通批录取。除非铁了心想去,否则提前批别随便填,可能把更好的机会堵死了。
特殊人群要特殊策略
1. 压线考生玩不起心跳
刚过一本线就别非要去挤一本院校,二本的好专业往往比一本的冷门专业更实惠。有人为了"一本"的虚名,结果被调剂到完全学不懂的专业。
2. 艺术生文化课别摆烂
今年越来越多学校按综合分录取,专业考试分数再高,文化课不过线照样白搭。查清楚目标院校的具体计算公式,别在最后一步翻车。
3. 农村专项别浪费
符合国家专项或高校专项条件的考生,相当于多几次投档机会。但要注意有些专项计划入学后不能转专业,得考虑清楚。
录取期间不能当甩手掌柜
1. 每天查三次投档状态
从投档到录取可能就一两天时间,如果显示"退档"立即联系学校问原因,有时候补交材料还能挽回。
2. 征集志愿要抢时间
第一批志愿没录上的人,往往没注意到还有征集志愿(补录)的机会。教育考试院官网会突然放出缺额计划,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。
3. 录取通知书要验真伪
野鸡大学最爱趁乱发假通知书。通过考试院官网查询到的录取结果才是铁证,没查到录取却收到通知书的立即报警。
最关键的其实就一句:别把志愿表当成买彩票,以为随便填几个就能中奖。
每一分都是熬夜刷题换来的,值得花三天三夜研究怎么发挥最大价值。那些说"随便填填就行",要么是学霸随便都能上,要么是压根不关心你前途。
填志愿这事就像给未来画地图,有人画得精细就有人画得潦草。我们当然希望所有人都能去到最想去的地方,但现实往往需要妥协和计算。分数已经定死了,能变通的只有填报策略。多看几遍招生简章,多打几个咨询电话,这种笨办法往往比道听途说的"秘籍"靠谱得多。毕竟这是自己的事,别人再热心也不会替你承担后果。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