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有人问我高考新增志愿有哪些大学,这事儿确实值得聊聊。分数线刚出来那会儿,好多家长和学生都在打听新面孔。有些学校名字听着陌生,但专业配置挺有意思;有些是老牌院校新增了特色方向。
真正值得关注的,是那些既保持传统优势又敢尝试新赛道的学校。
东部沿海的新鲜血液
1.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悄悄升格为大学,名字改成了福建理工大学。机械自动化专业直接对标当地产业链,实习机会比某些211还多。他们的实验室设备去年刚更新,据说企业捐赠占了六成经费。
2. 浙江海洋大学新增了三个涉海专业,有个海洋牧场管理的方向特别有意思。课程表里居然有潜水课和船舶驾驶基础,舟山校区出门就是试验海域。
3. 青岛电影学院开始招非艺术生了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和东方影都签了协议,大二就能参与剧组后勤,毕业时攒的实战经验可能比文凭更值钱。
中西部冒出来的黑马
1. 山西能源学院把光伏工程专业拆成了三个细分方向。实验室用的都是山西本地企业淘汰下来的真实设备,虽然旧但比教学仪器更接近实战。
2. 重庆财经学院新开的智能会计专业,课程里python和财务软件各占一半。他们院长在开学典礼上说,要培养"能查账也能查代码"的复合型人才。
3. 新疆理工学院有个特别实在的石油化工安全方向,专业课老师全是油田退下来的老工程师。宿舍到克拉玛依油田的通勤车,每天早晚各一班。
让人意外的跨界组合
1. 河北中医学院新增的中药栽培专业,居然要学无人机喷洒和物联网监控。实验田里装着小型气象站,数据直接连到学生手机APP上。
2. 哈尔滨音乐学院今年开了乐器维修专业,招生简章里写着"灵巧比耳朵灵敏更重要"有个选修课是去二手琴行当学徒,修好五架钢琴能换学分。
3. 云南艺术学院把民族服饰设计做成了独立专业,采风课要去寨子里住满两周。教务处老师说,这个专业毕业生在直播带货圈特别抢手。
那些名字唬人的新专业
1. 智能建造听着高大上,其实就是土木工程加了些BIM(建筑信息模型)课程。山东某校把这个专业设在机械学院,结果学生要同时学混凝土配比和机器人编程。
2. 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专业,课程表前两年和金融学基本没区别。直到大三才会接触区块链这些,但用的教材可能明年就过时了。
3. 有个学校把传统汉语言文学拆成了文案策划和网络文学两个方向。前者要学短视频脚本写作,后者居然要研究付费小说平台的算法规则。
容易被忽略的细节
1. 新增专业往往师资不稳定,有些课可能是外聘企业人士来教。优点是实战性强,缺点是教学系统性可能打折扣。
2. 很多学校的新专业实验室还没建好,前几届学生可能要借用其他院系设备。招生简章上的照片,有时是效果图而非实拍。
3. 特别冷门的专业方向,可能面临中途停招的风险。去年某校的殡葬管理专业,首届学生还没毕业专业就被合并了。
填报时的实用建议
1. 查新增专业往年录取线时,不妨参考该校类似传统专业的分数。通常新专业首年分数线会有意外波动,可能低空掠过也可能虚高。
2. 直接打电话问招生办两个问题:专业课有多少比例由企业导师教授,实习是否算入学分。答案能看出这个专业的务实程度。
3. 条件允许的话,去新专业所在的二级学院官网看看。如果师资介绍里都是"引进"特聘"这类字眼,建议保持观望。
摸着良心说,选新增专业就像开盲盒。
我们既怕错过潜力股,又怕成为试验田里的小白鼠。那些课程设置扎实、校企合作明确的学校,往往比名头响亮的新专业更值得托付。填报前多翻翻学校贴吧的老帖子,毕业生吐槽的内容比招生简章上的承诺更接近真相。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