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放下笔走出考场那会儿,脑子里还飘着三角函数和文言文翻译,转眼就要面对高考完哪里填报志愿这个现实问题。有人说选城市比选学校重要,有人坚持专业决定未来,其实这事儿就像挑西瓜,光看纹路不行,得敲一敲听声响。
真正的好志愿是让分数发挥最大价值的艺术
#地域篇
①往北走能看到故宫红墙下的晨光,往南去能遇见珠江夜游的灯火,地域选择藏着生活方式的投票权。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训机会,长三角外资企业的实习资源,不同土壤长出不同的可能性。
②但别被网红城市迷了眼,兰州大学的草业科学全球顶尖,西北工业大学的航天专业能送学生去酒泉发射场,偏远地区藏着低调的王者。
③考虑气候适应度很有必要,海南孩子去哈尔滨读书得准备十斤润肤霜,内蒙古考生到福州生活可能被梅雨天闷出湿疹。
#院校篇
①985高校的图书馆通常有绝版典籍,211院校的实验室仪器更新速度超乎想象,双非院校的王牌专业可能握着行业认证的金钥匙。
②看看食堂窗口数量与教学楼距离的比例,这关系到未来四年能否准时吃上热乎饭,查查宿舍是否装空调比研究校训实际得多。
③校招企业名单比官网简介更真实,频繁出现世界500强的学校,说明企业用脚投了信任票。
#专业篇
①生物工程听着高端但实验室泡五年可能不如会计专业考个注会证,冷门考古学跟着教授挖一次墓就值回学费。
②家族里有医生律师的,继承现成资源比白手起家轻松,但抗拒子承父业的,跨专业考研成功率其实比想象中高。
③把专业名称拆开搜行业报告,学"智能制造"的该知道长三角哪些工厂在搞无人工厂,念"媒体"的得清楚成都游戏公司扎堆在哪个区。
#技术流
①分数刚过线时,查查哪些院校有"级差"录取时降分处理),这种隐藏福利能救命。
②提前批就像超市试吃品,军事院校的体能训练强度,公费师范生的履约年限,尝之前得看清配料表。
③征集志愿是最后的补票机会,但剩的多是偏远院校或高学费专业,备好勇气和钱包再上车。
过来人都说填报系统关闭前半小时网站会卡崩,其实比网络更易崩溃的是我们的心态。那些对着电脑屏幕哭哭笑笑的日子,最终会变成毕业酒会上带着醉意的谈资。选择没有绝对优劣,就像围棋落子,每一手都在塑造独特的棋局。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