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六月总有人蹲在电脑前抓头发,高考分数刚出,转头就得琢磨高考填志愿是在几号这件事。时间卡得比地铁早高峰还死,错过就得复读或者硬着头皮去不喜欢的学校。今年河南是6月26号开系统,山东28号关网页,江苏最狠,30号下午五点准时掐网线,多一秒都不给。
填志愿不是买电影票,日子错了连站票都没得挑
为什么日期比分数线还重要
1. 分数线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考600分的人填志愿拖到截止日,可能发现想报的专业前一天就招满了,只能被迫改志愿。
2. 系统崩溃是保留节目。去年四川考生在关网前两小时挤瘫痪了服务器,有人蹲在网吧边哭边刷新,最后被调剂到畜牧专业。
3. 提前批和普通批时间打架。报军校的要是错过6月24号体检,后面分数再高也只能干瞪眼。
全国时间表像拼图
北京人永远不理解为什么广东要分三次填志愿,第一次6月25号填军校,第二次7月2号填本科,第三次8月1号才轮到专科。湖南考生更懵,他们6月26号到7月1号得连续操作五次,每次开网就四小时,错过就得等明年。
最要命的是没人会主动通知你
学校老师忙着带下一届高三,教育局官网公告藏在“政策法规”子菜单里,亲戚朋友传的消息十句有八句是谣言。去年有考生信了“7月15号补录”的假消息,等反应过来早被民办学院录走了。
三个容易踩的坑
1. 以为所有省都用“阳光高考”平台。实际上内蒙古用自己开发的系统,登录要插银行卡验证,没办内蒙银行卡的借读生直接傻眼。
2. 忘记保存最终确认。福建有个考生填完没点最终提交,系统自动给他按去年志愿投档,录取通知书来了才发现要去新疆读会计。
3. 迷信黄金48小时理论。有人说刚开网时学校录取线低,其实985大学在第一天就录满了,拖到后面反而没机会。
手机闹钟比高考钟声更重要
查完成绩就该在日历上画红圈,最好设三个闹钟:提前三天提醒准备材料,前一天检查网络,当天提前两小时登录。河北考生去年用这个方法,比那些睡过头的人多捡漏了211大学的名额。
志愿填报本质是和时间赛跑
最后唠叨句实在话,分数线、专业选择、城市排名都能慢慢研究,唯独截止日期没得商量。见过太多人捧着高分却输给时钟,不如现在就去查清楚自己省份的deadline(最后期限),这比多做十套模拟题都有用。
日子记牢了,剩下的就是把自己扔进人海,等着被某所大学的捞网选中。我们永远猜不到会被哪所学校截胡,但至少别让自己死在起跑线上。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