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六月,辽宁的高三家庭都会盯着日历数日子——高考预报志愿辽宁时间就像悬在头顶的闹钟。有人紧张兮兮翻烂了报考指南,有人还在纠结选城市还是选专业,更多人根本不知道那些藏在系统角落的截止日期有多要命。这篇东西就想聊聊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时间节点,顺便说说怎么避开志愿填报里那些看不见的坑。
真正拉开差距的不是分数而是填报节奏
1.提前批总被当成备胎,但航海技术这类特殊专业只在6月24号前收简历。很多人到26号才发现错过军检通知,那种捶胸顿足的场面每年都在招生办门口上演。
2.艺术生总以为文化课考完就万事大吉,其实6月28号中午十二点前必须把专业课成绩塞进系统里,去年有孩子画了三天三夜作品集,结果忘了点确认按钮。
3.普通本科批看着有七天操作期,但头三天服务器必然崩溃。去年沈阳某网吧凌晨三点挤满改志愿的学生,不是因为勤奋,是白天根本登不进去。
那些藏在文件缝里的死亡倒计时
1.体检复检截止日比主志愿还早两天,近视手术做完要等够半个月才能提交新报告。大连有个考生做完手术才看明白这条规定,最后戴着框架眼镜去了飞行学院。
2.贫困专项申请要村里镇里县里盖三个章,看起来截止前一周准备绰绰有余,实际跑下来发现公章在扶贫办主任出差的那只公文包里。
3.高职单招录取确认只有6月30号上午四小时窗口期,很多家长以为和本科批一样能拖到下午,结果孩子只能去民办院校多花八万块。
系统不会告诉你的潜规则
1.凌晨两点提交的志愿会被当成第一天数据,某些院校的智能筛选器真的会按批次顺序卡人。营口有个姑娘非要把临床医学放第六志愿,结果系统把她排到了五千名开外。
2.修改次数显示剩余99次不等于能随便玩,每次改动都会生成新时间戳。去年辽阳复读生王同学发现,自己第十次保存的版本莫名其妙变回了初稿。
3.看似多余的预览功能其实是救命稻草,沈阳工业大学去年招生代码临时变更,没预览的人全部掉进了调剂大坑。
我们都有过的手忙脚乱时刻
1.总以为打印确认表是走形式,直到锦州男孩小张发现系统里勾选了服从调剂,纸质表上却神奇地消失了这一项。
2.亲戚朋友七嘴八舌的建议里,从来没人提醒过要记牢动态口令卡的序列号。铁岭有位父亲输错三次密码后,眼睁睁看着倒计时归零。
3.最可怕的不是网络卡顿,是全家讨论到深夜终于达成共识,第二天起床发现最想报的专业今年停招了。
加粗的那句话得用红笔圈起来:填报系统关闭前两小时修改志愿的考生,落榜率是其他人的三倍
关于辽宁高考志愿填报那些事,说穿了就是和时间赛跑的游戏。见过太多人在截止日后突然开窍,也见过更多人在慌乱中把好牌打得稀烂。日历上的数字从不会变,变的只是我们面对选择时那份自以为充足的准备。
版权声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,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如有侵权请联系xp0123456789@qq.com删除
评论